一、單選題 :
( )1. 中國現代史書記載:「民國六年,□乘府院之爭,率五千辮子軍北上,擁溥儀復辟。」請問:□是指何人? (A)段祺瑞 (B)馮國章 (C)黎元洪 (D)張勳。
答案:D
( )2. 某段文獻資料上記載著:「人能盡其才,地能盡其利,物能盡其用,貨能暢其流。此四事者,富強之大經,治國之大本也。……試觀日本一國,與西人通商後於我,仿效西方亦後於我,其維新之政為日幾何,而今日成效已大有可觀……。」請問:這是誰寫給誰的信? (A)康有為→梁啟超 (B)孫中山→李鴻章 (C)康有為→李鴻章 (D)孫中山→慈禧太后。
答案:B
( )3. 香港大學是香港歷史最悠久的大專院校,於1911年創立,而它的前身創立於1887年,國父孫中山先生曾就讀此一學校。請問:這是下列哪一所學校? (A)中西書院 (B)英美學校 (C)西醫書院 (D)聯合書院。
答案:C
( )4. 孫中山曾北上天津,投書李鴻章,主張「人盡其才,地盡其利,物盡其用,貨暢其流」。請問:是在什麼時候? (A)清法戰爭時 (B)甲午戰爭爆發前夕 (C)《馬關條約》簽訂後 (D)八國聯軍攻入北京後。
答案:B
( )5. 下列有關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特色,何者錯誤? (A)政治上:世族有仕官的優先權 (B)經濟上:商業蕭條,交易多以實物 (C)社會上:門第觀念森嚴 (D)學術思想:清談風氣盛,盛行經學。
答案:D
解析:(D)盛行玄學。
( )6. 下列何種制度打破魏晉以來「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的局面,仕途逐漸不再為少數集團所壟斷? (A)均田制 (B)科舉制 (C)三省制 (D)府兵制。
答案:B
( )7. 東晉立國之初,北方大亂,中原人士相率南渡,□□為之撫輯流亡,收其賢人君子,復結吳地故老,共渡艱危,使東晉立國的基礎賴以穩固,時人稱之為「江左夷吾」。請問:□□是指何人? (A)王導 (B)王敦 (C)謝安 (D)王猛。
答案:A
解析:有「江左夷吾」之稱的是王導。
( )8. 東晉南北朝時代,永嘉之禍後留居北方士族的情形,下列何者是正確的? (A)建立塢堡以自衛 (B)大多養尊處優,不知長進 (C)絕不參與胡人政權 (D)喜好老莊,談玄論虛,不重視經學。
答案:A
解析:塢堡是軍事性的防禦組織和經濟性的生產組織。
( )9. 唐代的宦官自肅宗開始,日益驕恣,他們外結藩鎮,內交朝臣,甚至廢立皇帝,左右政局。請問:這是因為宦官有什麼特權? (A)人事任命 (B)代批奏章 (C)情報蒐集 (D)掌握禁軍。
答案:D
( )10. 這是一種軍事性的防禦組織,也是自給自足的社會組織。請問:在永嘉之禍後發展到高峰的是哪一種組織? (A)莊園 (B)塢堡 (C)墾號 (D)村落。
答案:B
( )11. 宋、遼訂立「澶淵之盟」後,二國還是偶有摩擦。請問:這是因為遼利用什麼時機,要求割地所造成的? (A)宋、夏交戰 (B)宋朝后妃干政 (C)宋、金交戰 (D)宋朝流寇之亂。
答案:A
( )12. 漢唐以下,迄於明清,中國經常以「天朝」或「上國」自居,與外族並非平等對待。但當外族的力量強大時,中國迫於形勢,也會採取對等策略。下列哪一和約,一反過去與外族不平等的朝貢制度,而是建立在和平與對等的基礎上? (A)《紹興和約》 (B)《澶淵之盟》 (C)《慶曆和約》 (D)《靖康和約》。
答案:B
( )13. 「自今以後,大皇帝恩准□國人民帶同所屬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廣州、福州、廈門、寧波、上海等五處港口,貿易通商無礙。」請問:□是指哪一個國家? (A)俄 (B)法 (C)日 (D)英。
答案:D
解析:《南京條約》的內容,包括開放廣州、福州、廈門、寧波、上海五口通商。
( )14. 列強在華角逐利益,時生衝突,戰爭已一觸即發。此時提出「門戶開放政策」,列強為保障在華的既得利益,及緩和彼此矛盾,避免戰禍,都支持這個建議。請問:門戶開放政策是由哪一個國家提出的? (A)美國 (B)英國 (C)俄國 (D)德國。
答案:A

( )15. 西元1840年,英國人以55英鎊和香菸、毛毯、衣類等雜貨,和毛利人交換奧克蘭(Auckland)這片土地。但是英國卻在中國發生了哪一場戰爭? (A)八國聯軍 (B)鴉片戰爭 (C)第一次英法聯軍 (D)第二次英法聯軍。
答案:B

( )16. 晚清時期,列強從中國手中不但取得各種權利,也陸續奪占邊疆藩屬及土地。請問:中國唯一能以武力收回失地的實例是下列何者? (A)曾國藩  ──東三省 (B)袁世凱  ──山東 (C)李鴻章  ──蒙古 (D)左宗棠  ──新疆。
答案:D

( )17. 清末在哪一條約的簽署下,開放內河航行,允許外人入內地通商、遊歷、傳教,外人勢力由沿海進入內地,不平等之害又加深一層? (A)《中英南京條約》 (B)《中英法天津條約》 (C)《中俄璦琿條約》 (D)《辛丑和約》。
答案:B

( )18. 清季面對列強的侵奪,其中以哪一國最擅長以「占地──交涉──訂約」的手法,對中國領土蠶食鯨吞? (A)英國 (B)法國 (C)日本 (D)俄國。
答案:D
解析:對東北、西北的領土侵奪,俄國即採「占地──交涉──訂約」的手法。
( )19. 清朝一官員曾言:「辦理團練在乎地方官實力奉行,尤在乎公正紳士認真經理。蓋官有更替,不如紳士之居住常親;官有隔閡,不如紳之見聞切近,故紳士之賢否關乎團練得失甚鉅。……」請問:清廷重用鄉勇團練以平亂,首次見於哪一事件? (A)白蓮教之亂 (B)鴉片戰爭 (C)捻亂 (D)太平天國之役。
答案:A
( )20. 清朝入主中原268年,在經歷前期的盛世後。請問:自哪一位皇帝晚期起,國勢開始由盛轉衰? (A)雍正 (B)乾隆 (C)嘉慶 (D)道光。
答案:B
( )21. 1864年美國標準書《萬國公法》之中譯本出版後,直接輸入日本。明治初期的日本啟蒙思想家福澤諭吉說:「百卷之萬國公法,不若數門大砲,幾冊和親條約,不若一筐彈藥。」一語道破武力為國際法後盾的本質。請問:這本《萬國公法》的作者是誰? (A)赫德 (B)惠頓 (C)蒲安臣 (D)海約翰。
答案:B
解析:同治三年,總理衙門在外國顧問的協助下,翻譯美國學者惠頓的著作《萬國公法》,分發中央及各地方衙署運用。
( )22. 他是晚清洋務派大臣,出身滿洲正紅旗人。1860年英法聯軍攻逼北京,咸豐出走熱河時,隨恭親王奕訢留北京與英法議和。次年與奕訢及大學士桂良等聯名奏請改變清政府的外交、通商制度,設立總理各國事務衙門,並被任為總理衙門大臣。請問:他是誰? (A)李鴻章 (B)張之洞 (C)左宗棠 (D)文祥。
答案:D
解析:李鴻章、張之洞、左宗棠均為漢人,且擔任地方督撫。
( )23. 鴉片戰爭爆發前,林則徐被任為欽差大臣去廣東禁煙,他為了了解外國的情況,組織了一個班子翻譯外國的報紙和書籍,他主持彙編的《四洲志》一書,記述了世界五大洲30多個國家的地理和歷史。後來,林則徐把《四洲志》的全部資料送給好友。而他的好友在《四洲志》的基礎上寫成《海國圖志》。請問:他的好友是誰? (A)王韜 (B)魏源 (C)鄭觀應 (D)馮桂芬。
答案:B
解析:魏源根據林則徐命人蒐集的資料,於道光二十二年撰成《海國圖志》一書。
( )24. 下列哪一項改革使中國正式脫離銀本位制,改採外匯本位制,有利於國家的統一與經濟的發展? (A)發行法幣 (B)廢除釐金 (C)廢兩改元 (D)收回關稅自主權。
答案:A
解析:發行法定貨幣,以中國、中央、交通三大銀行發行法幣。
( )25. 他在大陸情勢逆轉的關鍵時刻,整編來臺部隊、改革幣制、穩定金融、推行土地改革、規劃地方自治;是蔣中正以外的第二號人物,對臺灣社會與經濟具有深遠的影響。請問:此人是誰? (A)蔣經國 (B)白崇禧 (C)陳儀 (D)陳誠。
答案:D

( )26. 在「以黨治國」的原則下,中國人民須服從並擁護中國國民黨,始能享受中華民國的權利,因此引發知識界、輿論界的批評。請問:這是哪一時期內政的特色? (A)軍政時期 (B)訓政時期 (C)憲政時期 (D)動員戡亂時期。
答案:B
( )27. 哪一個國家在巴黎和會山東問題處理不公後,首先對中國發表善意的聲明,甚至後來資助國民黨的北伐事業? (A)英國 (B)美國 (C)法國 (D)俄國。
答案:D
( )28. 曾任江西督軍的李烈鈞曾發電報指責張學良:「父仇未報,更釀內亂,何以為子?以怨報德,威劫主帥,何以為將?」請問:「父仇未報」是指何事? (A)九一八事變,張學良家鄉淪陷,父親因而去世 (B)九一八事變,日本要脅欲投誠的張學良,乃殺死其父親 (C)北伐進行中,因張學良與國民政府的合作,使其父被日本人殺死 (D)北伐進行中,張作霖乘火車為日本人炸斃後,其子張學良宣布東北易幟。
答案:D
( )29. 197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取代中華民國政府在聯合國大會的席位;次年,哪一位美國總統就馬上訪問北京,簽訂上海公報,擴大兩國交流? (A)老布希 (B)卡特 (C)尼克森 (D)雷根。
答案:C
( )30. 因為有鑑於文革對傳統文化的迫害,臺灣也發起什麼運動? (A)一二三自由日 (B)耕者有其田 (C)復興中華文化 (D)十大建設。
答案:C
( )31. 「有個讀書人,一面看周易,一面搧著扇子。朋友來了,大家便在榻上跪坐,一邊喝著酒,一邊談論理想的聖人人格,品評古今人物,或討論人生哲理,真是個逍遙的境界。出外時,他常攜帶著麈尾,狀極飄逸灑脫。」上敘述的生活情況,應該是在哪一個時代? (A)商代 (B)漢代 (C)魏晉南北朝時代 (D)隋唐五代。
答案:C
解析:魏晉南北朝時代玄學家的風貌。
( )32. 世族競相以封山固澤的方式兼併土地,富強者兼嶺而占,貧弱者薪蘇無託,引起政府的嫉恨,形成國家編戶與世族領戶的競爭。政府採消極方法是懲罰逃亡,積極方法是「檢括」戶口,整理戶籍,但胥吏經常上下其手,「吏貪其賄,民肆其奸」,效果不昭。結果懲罰逃亡,逃亡者愈多;檢括戶口,而隱匿者愈眾,朝廷只得培植寒門的勢力,以與世族抗爭,於是乃有寒門庶族的上升。請問:以上所指是何朝的現象? (A)西晉 (B)東晉 (C)南朝 (D)北朝。
答案:C
解析:南朝土斷之法無效。
( )33. 因中原紛亂,面臨勇悍胡騎盜賊,為了求生存,因此在山勢險要、河流環繞之處建築塢堡,藉以保衛家族、鄉黨的安全。塢堡除了發揮自衛功能,有些也具有遏阻外患的作用。請問:這是因何事所造成的現象? (A)永嘉之禍 (B)安史之亂 (C)八王之亂 (D)靖康之禍。
答案:A
解析:永嘉亂後留在北方的世族建塢堡以自衛。
( )34. 唐代安史亂後有三大外患,其中以□□是唐朝最大的外患,唐朝採取「聯回制□□」的外交政策以抵禦□□入侵。但回紇貪婪,唐朝不惜財政鉅耗而作「絹馬貿易」,同時也經由和親政策來完成此外交政策的目的。請問:□□應填上何族? (A)吐蕃 (B)南詔 (C)突厥 (D)契丹。
答案:A
( )35. 中國史上有一邊疆民族進入中原後,「官分南北」,以北面官管理原民族,以南面官治理漢人,因俗而治。這支民族為何? (A)突厥 (B)蒙古 (C)女真 (D)契丹。
答案:D
( )36. 有一詩人寫下這樣的詩句:「銀鞍白鼻騧,綠地障泥錦。細雨春風花落時,揮鞭直就胡姬飲。」這樣的場景最有可能出現在何時? (A)西漢 (B)東晉 (C)唐代 (D)北宋。
答案:C
解析:取自李白詩《白鼻騧》。
( )37. 宋仁宗慶歷三年,契丹集結重兵於邊境要求割地,宋朝使者對遼國君主說:「本朝皇帝言,朕為祖宗守國,豈敢妄以土地與人。北朝所欲,不過租賦爾。朕不忍多殺兩朝赤子﹐故屈己增幣以代之。」請問:這位使者是誰? (A)寇準 (B)韓琦 (C)富弼 (D)范仲淹。
答案:C
解析:富弼以增加歲幣的條件,成功的換取遼放棄割地的要求。
( )38. 宋朝雖然因對外戰爭的失敗,屢次被迫訂立屈辱條約,但因為「夷夏之防」觀念甚嚴,所以從未施行哪一種方式來換取和平? (A)稱臣 (B)歲幣 (C)互市 (D)和親。
答案:D
解析:宋人從未與外族和親以換取和平是嚴於「夷夏之防」觀念的具體表現。
( )39. 「教匪滋事,以官逼民反為詞。昨冬賊首王三槐解京,訊供亦有此語,聞之惻然。……然州縣剝削小民,不盡自肥已,半奉上司;而督撫之勒索屬員,不盡安心貪默,無非交結和珅。是層層朘削,皆為和珅一人,而無窮之苦累,百姓當之。」根據上述資料的敘述,何者為正確? (A)文中的「教匪」指的是回教徒,所以這段資料是在分析「回變」發生的原因 (B)文中的「教匪」指的是白蓮教徒,這段資料是在分析川楚教亂發生的原因 (C)此動亂的發生,皆歸咎於和珅一人亂了朝政 (D)由此段資料可知,清朝國勢中衰自仁宗開始。
答案:B
解析:(D)清朝國勢中衰自乾隆晚年起。
( )40. 1843年《中英五口通商章程》第十三條記載:「其英人如何科罪,由英國議定章程、法律,發給管事官照辦。華民如何科罪,應治以中國之法。」請問:此一敘述是指哪一項外人在華的特權? (A)領事裁判權 (B)片面最惠國待遇 (C)租借 (D)協定關稅。
答案:A
( )41. 這個條約的簽訂改變了長期以來中國與外國人之間經商的習慣和組織,開始了新的貿易制度。一夜之間,過去原本舉足輕重的行商遭到削弱。這個條約最可能是指何者? (A)《南京條約》 (B)《北京條約》 (C)《馬關條約》 (D)《天津和約》。
答案:A
( )42. 近代上海的繁榮應該歸功外國人的工商活動,外國資本是該城經濟結構的基礎,外國商人和資本家因而成為該城的貴族階級,住在該城的人都得向洋人低頭。這些洋人有他們的生活圈子,他們住在富麗幽邃的花園洋房裡,有恭順的中國僕人侍候著,生活得有如王公貴族。請問:上海是在哪一個條約中開港通商的? (A)《北京條約》 (B)《南京條約》 (C)《天津條約》 (D)《馬關條約》。
答案:B
解析:鴉片戰爭後,滿清帝國開放五口通商,西方文化遂在這些通商口岸漸漸生根成長。
( )43. 清政府常常在遭受外患刺激後才進行改革,下列哪一個說法是正確的? (A)瓜分風潮之後推行立憲運動 (B)英法聯軍後臺灣建省 (C)甲午戰爭後戊戌變法興起 (D)八國聯軍後推行自強運動。
答案:C
解析:(A)瓜分風潮之後推行戊戌變法;(B)英法聯軍後推行自強運動;(D)八國聯軍後推行庚子新政。
( )44. 洪憲帝制;(乙)刺宋案;(丙)張勳復辟;(丁)二次革命;(戊)護法運動。以上史事依時間先後正確排序為何? (A)乙甲丙戊丁 (B)乙丁甲丙戊 (C)戊乙丁甲丙 (D)戊丁丙乙甲。
答案:B
( )45. 《鈕惕生先生家傳》中有一段敘述:「憤俄羅斯之侵凌我國東北,聯合同志千餘人組織拒俄義勇隊,創立軍國民教育會,以謀聲討,事為日警尼阻,遂買舟旋滬,策動反俄,並在鄉訓練當地青年新式兵操,暨灌輸革命思想,俾為後日張本也。」請問:軍國民教育會是在何處成立的團體? (A)長沙 (B)東京 (C)香港 (D)上海。
答案:B
解析:八國聯軍之役後,以東京為中心的留日學生日漸增多。他們身處國外,不滿清廷對列強的欺凌應付無方,因此革命救亡之心油然而生。於是一面組織團體,其中以軍國民教育會較具規模。
( )46. 1905年夏,孫中山回到日本發動宣傳,他希望所有反清救國的團體都能聯合起來。於是組織了哪一個革命團體? (A)興中會 (B)同盟會 (C)華興會 (D)光復會。
答案:B
( )47. 他是中國國民黨的黨徽(或是黨旗)青天白日的設計者,他在孫中山領導革命的第一次起事時被捕,接受審訊的過程中,指陳他革命的動機是基於「憤異族政府之腐敗專制,官吏之貪汙庸懦。」最後為革命壯烈犧牲。請問:他是哪一位革命先烈? (A)陳少白 (B)林覺民 (C)陸皓東 (D)羅福星。
答案:C
解析:陸皓東於第一次廣州起義失敗被捕而犧牲。
( )48. 民初時期的「中華革命黨」是在哪個事件後成立? (A)袁世凱稱帝後 (B)籌安會成立後 (C)二次革命後 (D)護國軍成立後。
答案:C
( )49. 民國初年,袁世凱公布《中華民國約法》,即「新約法」,以取代《臨時約法》。請問:「新約法」是模仿哪一國的總統制所制定的? (A)美國 (B)德國 (C)英國 (D)日本。
答案:A
( )50. 國父三民主義的理論在何時宣告完成? (A)上書給李鴻章時已完成 (B)光緒二十年創辦興中會時已完成 (C)遊歷歐洲時,因為研究考察之故,乃將三民主義理論體系完成 (D)成立同盟會時才完成。
答案:C
解析:(C)光緒二十二年,國父至歐洲考察研究,三民主義理論逐步建構完成。
( )51. 清末時孫中山先生領導的革命運動,是以推翻現狀,再造中華為救國的途徑。請問:有關孫中山先生的革命事業,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孫中山先生的革命事業從英法聯軍失敗後有所行動 (B)為推行革命事業,成立了近代中國的第一個革命團體─—同盟會 (C)「創立民國,平均地權」的主張,是在成立興中會時被提出的 (D)當辛亥革命爆發時,清廷窮於應付,只好起用實力派的袁世凱來對付革命黨員。
答案:D
解析:(A)甲午戰爭時成立興中會;(B)第一個革命團體是興中會;(C)「創立民國,平均地權」的主張,是在成立同盟會時被提出的。
( )52. 清朝入關時成功的運用以漢制漢策略統一天下,而在辛亥武昌革命爆發後,清廷還想再運用此一策略以對付革命黨,因而重新起用何人? (A)袁世凱 (B)張勳 (C)梁啟超 (D)李鴻章。
答案:A
( )53. 下列哪一個會議與馬歇爾有關? (A)重慶會談 (B)政治協商會議 (C)國軍編遣會議 (D)國民大會。
答案:B
解析:馬歇爾於民國三十四年十二月來華,隔年一月召開政治協商會議。
( )54. 中國公路建設何時才積極展開? (A)北伐後,抗戰前 (B)自強運動 (C)抗戰後 (D)北伐前。
答案:A
( )55. 日本原想藉此事件打擊中國人自信心,但反而使中國人堅定抗戰到底的決心。請問:這是指哪一事件? (A)盧溝橋事變 (B)死守四行倉庫 (C)南京大屠殺 (D)濟南慘案。
答案:C
( )57. 在研究日本侵華史實的過程中,有學者提出「十五年戰爭」的說法,認為九一八事變即是中日戰爭的開始,下列關於九一八事變的敘述何者正確? (A)發生在民國二十一年 (B)日方認為張學良接掌東北嚴重影響它的利益,因而發動九一八事變 (C)事變發生後蔣介石立即下令抵抗 (D)事變發生後日本即於同年扶植成立「滿洲國」。
答案:B
解析:(A)發生在民國二十年(C)事變發生後蔣介石下令不抵抗 (D)日本於民國二十一年扶植成立「滿洲國」。
( )58. 「人民日報」的標題寫著:「麻城建國一社出現天下第一田--早稻畝產三萬六千九百多斤。」請問:這與下列何者有關? (A)大躍進、人民公社 (B)人民公社、思想改造 (C)大躍進、大煉鋼 (D)大煉鋼、人民公社。
答案:A
( )59. 他曾寫信給毛澤東表示:「我深感不適宜為主席的接班人,請主席酌定,我完全擁護主席的決定。」但後來因權力衝突,導致他於1971年逃亡,途中墜機死亡。請問:他是誰? (A)周恩來 (B)劉少奇 (C)華國鋒 (D)林彪。
答案:D
解析:毛澤東指定具有軍方背景的林彪為接班人,但不久因權力衝突,導致林彪於1971年逃亡,途中墜機死亡。
( )60. 民國十六年,國民黨決定清黨的原因不包括下列哪一個? (A)共黨分子動員群眾的手段過於激烈造成社會動盪不安 (B)北伐時,蔣中正在上海發現共黨奪權陰謀 (C)共產黨在農村進行土地改革深得民心,突顯國民黨無能 (D)共黨積極擴張勢力,國共關係緊張。
答案:C

二、非選題 :每題0分、共0分
1. 一份電報上這樣寫著:「(1)等所求者創立中華民國也。清帝退位,民國統一,繼此建設之事,自宜讓熟有政治經驗之人。(2)以和平手段達到目的,功績如是,何不推誠」?且總統不過國民公僕,當守憲法、從輿論。」請問:(1)、(2)分別是指何人?
答:
答案:(1)孫中山;(2)袁世凱。
2. 在籌安會出現的第七天,某位人士完成了《異哉所謂國體問題者》一文,萬眾傳頌,成了護國反袁運動的序曲。並且之後與他的學生密謀大計,決心策動討袁。請問:這位人士是誰?他的學生又是誰?
答:
答案:(1)梁啟超;(2)蔡鍔。
3. 元朝版圖橫跨歐亞,對待各民族各有不同的態度。請問:
(1)元代的社會階級依種族而分,可分為哪四大類?
(2)蒙古人不善理財,因而將賦斂之事,委之哪一類人來負責?
(3)漢人遭嚴密管制,多淪為哪一階層?
(4)在「諸色戶計」中,漢人士人被編為哪一戶計?
答:
答案:(1)國人、色目人、漢人、南人;(2)色目人;(3)佃戶或驅口(奴隸);(4)儒戶。
4. 孫中山在日本時曾發表過一篇文章說:「萬戶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稱民賊,……戮此民賊以拯吾民。」請問:
(1)當時孫中山所領導的組織名稱是什麼?
(2)孫中山當時反對何事?
答:
答案:(1)中華革命黨;(2)洪憲帝制。
5. 民國十三年(1924)一月,國民黨舉行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大會通過了「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宣言」,為中國現代史重要的歷史文獻之一。宣言由廖仲愷、胡漢民、汪兆銘、瞿秋白和鮑羅廷起草,內容表達了中國民族自救與解放的必要,主張中國民族的自救與解放要和多數的民眾結合,要「反軍閥,反帝國主義,反所有不利於農工的特殊階級。」請問:
(1)孫中山當時決定實行什麼政策來改組中國國民黨?
(2)國民黨於何處舉行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

答:
答案:(1)聯俄容共;(2)廣州。
6. 資料一:「這個制度是一種對貨物課稅的一種國內通行稅。」資料二:「創制原因是太平天國之亂造成財政困境。」請問:
(1)這是什麼制度?
(2)這個制度是在何時廢除的?
答:
答案:(1)釐金;(2)北伐完成後。

7. 「有一天大雨驟冷,忽然有不知何處闖來造反的紅衛兵,把我揪出來的人都召到大蓆棚裡,押上臺去示眾,還給我們都帶上報紙做成的尖頂高帽。在群眾憤怒叫罵聲中,我方知我們這一大群示眾的都是『牛鬼蛇神』。……我一直猜測我自己是個什麼東西。散會後……我早已脫下自己的高帽子看了一眼,我原來是個『資本階級學者』。」請問:
(1)依文中敘述,這是發生於何時的事?
(2)這指的是哪一歷史事件?
答:
答案:(1)1960年代;(2)文化大革命。

8. 唐代的牛李黨爭劇烈,他們為鞏固權勢,每與宦官結援,政局愈形混亂。請問:
(1)牛黨的代表牛僧孺出身為何?
(2)李黨的首領李德裕出身為何?
答:
答案:(1)進士;(2)世族。
9. 魏晉南北朝經過近370年的分裂之局,至隋唐再次統一形成盛世。請問:
(1)塑造唐代盛世的原因,在中央官制、土地、收稅、兵制、選才等各有哪些完善的制度?
(2)造成唐代衰亡的原因有哪五項?
答:
答案:(1)三省制、均田制、租庸調法、府兵制、科舉制;(2)安史之亂、藩鎮割據、外族勢盛、宦官亂政、牛李黨爭(黃巢之亂)。
10. 根據下文對各征服王朝漢化程度的描述,判斷各是指哪一征服王朝?
(1)適度地採用漢人的制度文物,仍保有游牧民族的傳統。
(2)統治者採有系統的漢化政策,一方面鞏固統治勢力,另一方面施以嚴密的思想言論控制,懷柔與高壓政策並用。
(3)大量採用漢制,漢化極深,雖有君主實施限制漢化的措施,仍無法挽回被深度漢化的命運。
(4)吸收漢文化的態度並不積極,始終保持游牧民族的本色。儘管如此,對漢文化的宗教與學術卻採取保護措施。

答:
答案:(1)遼;(2)清;(3)金;(4)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oxDelila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