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1937.cn/ 
MV在這 http://www.1937.cn/1937mv.htm 

悼南京屠殺 台大研究生哀歌動人 

張穆庭自編自導自演的「1937」音樂錄影帶,成為網路發燒話題。 

1937
一扁舟,橋下輕滑過
老船工,道盡長江愁
多年後,舊地尋芳蹤
人去樓空,意悠悠
楓橋過,但見雨花樓
渡江口,傷痛泣訴說
牆垛破,遍地滿瘡孔
化歸塵煙,雨水落
這些年,我哭過一夜又一夜
舊相片,我翻過一頁又一頁
閉上眼,想起你的從前
這世界,已離我太遙遠
一轉眼,場景又染紅一整片
望著天,喚不回曾經的誓言
說再見,短短的一瞬間
閉上眼,幸福只剩殘缺
照片/張穆庭提供



【記者錢震宇/台北報導】

同樣是廿五歲,有人拚命賺錢,有人迷戀名牌;對台大音樂研究所碩士三年級的張穆庭來說,被大家遺忘的南京大屠殺,才是他心中的痛。

為此張穆庭寫了一首「1937」,還設立網站來悼念當年的罹難者。他說,已數不清有多少人聽過這首歌,兩岸已經有超過兩百萬人次瀏覽了「1937」網站。

張穆庭說,四年前他到大陸北京參加一個文化研習營,一天下午,脫隊獨自走到老舍茶館附近的胡同,在狹窄巷弄間,一位老先生蜷坐在門前;攀談得知,老先生是南京人,是大屠殺的倖存者,老先生的未婚妻留在南京,聽說還被強迫當了慰安婦,但老先生再也找不到她。

回到台灣的張穆庭,腦海中那位老人的記憶,很難磨滅。他開始找些關於南京大屠殺的書籍,上網尋找關於慰安婦的資料;才發現,一九三七年十二月十三日日軍攻陷南京城帶來多少災難,及卅萬人罹難的慘痛歷史。

去年三月,張穆庭無意間看到香港導演杜國威拍攝的電影「五月八月」,敘述一位母親為了保護兩個女兒不要被逼迫當慰安婦的故事,也提到南京大屠殺的史實。張穆庭邊看邊哭,花了十分鐘就做了一曲「1937 」,填詞用了一個禮拜。

「1937」講述一位撐船的老船工,因為南京大屠殺被迫與愛人分開,多年後舊地重遊,景物依舊卻斑駁,再也找不到心愛的人,不知道她是生是死。歌詞中「說再見,短短的一瞬間;閉上眼,幸福只剩殘缺」,就是表達出老船工滄涼的哀戚。

張穆庭開始想,除了譜曲填詞紀念,還可以做些什麼。他突然有一個想法,實際到大陸蘇州去拍攝音樂錄影帶,甚至義賣,他要讓兩岸民眾都能夠了解到歷史,不要忘記這段悲痛的記憶。問他為何這樣堅持,他只說,心中感觸很多,好像我可以看見當時的處境。

義賣這曲「1937」,張穆庭吃盡苦頭,甚至看到許多只想要名利的人,向他要求代價。剛從大陸回來的他,無奈地說,為了拍攝影帶及交涉義賣事宜,他負了上百萬元的債,家裡也賣了兩輛車,搬回桃園老家,全都為了支持他。他感激地說,雖然有人說他沽名釣譽,但他真的謝謝家人。

張穆庭看著手中的「1937」專輯,想著要利用今年的九一八事變紀念日,再辦一次大型義賣,將善款捐給慰安婦。為此,他要再到大陸,跟有關單位及學校洽談。

他說,他只是單純想「以流行悼念歷史,以音樂喚起責任」,就算負債,就算孤單,他還是會盡力完成心中的夢。「1937」網站:http://www.1937.cn/

金陵拍MV 女主角後來變成女友

台大音樂研究所碩士班的張穆庭為實地拍攝「1937」的音樂錄影帶,在南京遇到許多困難,還差點被公安抓去問話,還好有許多學生支持他,其中一位就是影片中的女主角,最後也成為他的女友。

張穆庭說,完成「1937」的作曲填詞後,他參加北京一家唱片公司舉辦的徵曲比賽;雖然如願入選,就在準備出唱片之際,製作公司卻取消計畫,他最後決定自己發行單曲專輯,並且拍攝音樂錄影帶。

張穆庭認為,應該直接到大陸實地拍攝音樂錄影帶,才能勾勒出這首歌的意境。開始後才發現一切跟想的不一樣,人事物統統亂了,還差點無功而返。

原本的製作團隊,最後只剩下張穆庭和攝影師郭政彰;沒有辦法,整部音樂錄影帶的導演和編劇都要自己來,甚至分鏡圖也自己畫。

去年十月廿七日,張穆庭與攝影師抵達南京,第一站到了秦淮河,也就是老人的故鄉,但每個人都好奇地圍著他;後來進入南京城中華門,也因車水馬龍,無法拍攝而作罷。浪費了幾天,不但景沒找到,連故事中的女主角都沒下文。

張穆庭說,就在絕望前,一位南京大學傳播所的女生李嬙表示願意試試看。

張穆庭最後選定在南京的平江河道上拍攝,他說,靠著李嬙的努力,及老船工劉恩洪扮演倖存的老先生,滄桑卻又真實的演出,才有辦法在六天內完成「1937」的音樂錄影帶。

【2005/07/27 聯合報】 @ http://udn.co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oxDelila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